黄哲伦于2025年7月16日在布鲁克林格林堡公园(Fort Greene Park)留影。摄影:张海(Hai Zhang)
作为长期引领亚裔美国戏剧界的旗帜性人物,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早在身份政治成为文化焦点之前的数十年,便已开始创作关于这一命题的自传体戏剧。
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工作日的第一幕,从不预兆即将登场的角色喧嚣与情节波澜。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在绿树成荫、艺术气息浓郁的布鲁克林堡垒 Greene 社区,他置身于褐石住宅底层的工作室。与妻子——演员凯瑟琳·莱恩(Kathryn Layng)相伴三十余载的家中,儿女诺亚(Noah)与伊娃(Eva)已长大成人,还有一只时而闹脾气的小狗“饺子”(Dumpling)。但当帷幕升起时,他独坐在宽敞书房里,宽大的桌案承载着电脑显示器与黄色法律笔记簿,却刻意保持浅进深设计以规避杂物干扰。这张书桌是2012年从传奇编导亚瑟·劳伦兹(Arthur Laurents)遗产拍卖会购得——那位以坏脾气著称的《玫瑰舞后》(Gypsy,1959)编剧。虽未曾谋面,黄哲伦始终深爱这部作品。他曾思忖劳伦兹是否会因这张书桌迎来新主而感到欣慰,随即莞尔:“无论他在何方,大概早有更重要的思虑了吧。”
六十八岁的黄哲伦兼具条理与直觉。他总同时推进多项创作,在没有截稿压力时,便追随最令他心动的灵感。历经多年锤炼,他深谙写作所需之境:一日之中晨光最宜,背景音乐与咖啡馆人声皆成干扰,而这间私密书房至关重要。墙面贴满他戏剧生涯的印记——轰动之作、失利之作、中庸之作交织成生命砖石。但只要他将目光聚焦于眼前方寸之地,便能避开这满墙荣光,不被四十载创作生涯的痕迹扰乱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