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 America与旧金山歌剧院联合呈现:《猴王悟空》 by David Hwang

欢迎参与这场充满活力的幕后对谈!线上活动由肯·史密斯(Ken Smith,《歌剧/歌剧新闻》主编)主持,特邀作曲家黄若、托尼奖获奖剧作家兼剧本作者黄哲伦,以及华人遗产基金会代表林珍珠(Pearl Lam Bergad),共同深入探讨《猴王悟空》这部当代改编作品中,如何通过多重翻译手法令古老传说迸发出鲜活而启示性的生命力。

本剧为旧金山歌剧院委约创作的世界首演作品,灵感源自16世纪明代小说《西游记》开篇章节。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瑰宝的巨著,在此化作一场紧扣时代脉搏的演绎。《猴王悟空》聚焦主角的雄心壮志:他大闹天宫,既为争夺正义与平等,亦为追寻自我归属与表达自由。敬请期待这部作品作为旧金山歌剧院2025年秋季演出季重点剧目,在全球首演前的独家预赏对谈。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PEN America》官网

《自由陷落》(Fall of Freedom)集结全美艺术家 掀起创意抵抗浪潮 by David Hwang

一批戏剧艺术家与机构已加入这项去中心化、开源式倡议,正号召更多同行投身抵抗运动。

【全美讯】艺术界联盟正号召全美画廊、博物馆、图书馆、喜剧俱乐部、剧院及音乐厅,于11月21日至22日期间通过展览、演出与公共文化活动加入"自由陷落"运动,以艺术形式凝聚抵抗威权主义的浪潮。发起人之一、剧作家兼编剧林恩·诺塔吉(Lynn Nottage)阐释,此举是"向艺术界发出的紧急号召,必须团结对抗席卷全国的威权势力,激活全国范围的创意抵抗浪潮"。

参与运动的戏剧艺术家包括剧作家黄哲伦、多米尼克·莫里索(Dominique Morisseau)、萨拉·鲁尔(Sarah Ruhl),导演兼组织者安妮·多尔森(Annie Dorsen),以及莉莉奖(the Lillys)负责人朱莉娅·乔丹(Julia Jordan)。加盟剧院机构包括奥古斯特·威尔逊中心(August Wilson Center)、国家黑人剧院(National Black Theatre)、公共剧院(Public Theater)、百老汇倡导联盟(Broadway Advocacy Coalition)、 Woolly Mammoth、纽约剧院工作室(New York Theatre Workshop)、合奏团工作室剧院(Ensemble Studio Theatre)、En Garde Arts、Crossroads Theater Company、IndieSpace等。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美国戏剧》官网

时代巨匠:格伦·克洛斯、黄哲伦与泰勒·创作者 by David Hwang

摄影师左起:约书亚·伍兹(Joshua Woods)、张海(Hai Zhang)、路易斯·阿尔贝托·罗德里格斯(Luis Alberto Rodriguez)

在《T》杂志年度文化变革者特辑中,我们聚焦三位以冒险精神为共同信条的艺术家。

多年编辑“巨匠”特辑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所有致敬人物都有一个共通点:并非他们成功改写了各自的艺术范式(尽管确实如此),也非他们精准捕捉或呼应了时代文化脉搏(尽管同样做到)——而在于他们回望早期创作时表现出的那份澄明从容。任何艺术创作者都存有初涉艺途时令自己赧然的青涩之作,但我们所书写的人物却鲜少沉湎于这些萌芽期的尝试。何以如此?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纽约时报》官网

不凡大家:黄哲伦如何重塑戏剧之魂 by David Hwang

黄哲伦于2025年7月16日在布鲁克林格林堡公园(Fort Greene Park)留影。摄影:张海(Hai Zhang)

作为长期引领亚裔美国戏剧界的旗帜性人物,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早在身份政治成为文化焦点之前的数十年,便已开始创作关于这一命题的自传体戏剧。

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工作日的第一幕,从不预兆即将登场的角色喧嚣与情节波澜。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在绿树成荫、艺术气息浓郁的布鲁克林堡垒 Greene 社区,他置身于褐石住宅底层的工作室。与妻子——演员凯瑟琳·莱恩(Kathryn Layng)相伴三十余载的家中,儿女诺亚(Noah)与伊娃(Eva)已长大成人,还有一只时而闹脾气的小狗“饺子”(Dumpling)。但当帷幕升起时,他独坐在宽敞书房里,宽大的桌案承载着电脑显示器与黄色法律笔记簿,却刻意保持浅进深设计以规避杂物干扰。这张书桌是2012年从传奇编导亚瑟·劳伦兹(Arthur Laurents)遗产拍卖会购得——那位以坏脾气著称的《玫瑰舞后》(Gypsy,1959)编剧。虽未曾谋面,黄哲伦始终深爱这部作品。他曾思忖劳伦兹是否会因这张书桌迎来新主而感到欣慰,随即莞尔:“无论他在何方,大概早有更重要的思虑了吧。”

六十八岁的黄哲伦兼具条理与直觉。他总同时推进多项创作,在没有截稿压力时,便追随最令他心动的灵感。历经多年锤炼,他深谙写作所需之境:一日之中晨光最宜,背景音乐与咖啡馆人声皆成干扰,而这间私密书房至关重要。墙面贴满他戏剧生涯的印记——轰动之作、失利之作、中庸之作交织成生命砖石。但只要他将目光聚焦于眼前方寸之地,便能避开这满墙荣光,不被四十载创作生涯的痕迹扰乱心流。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纽约时报》官网

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将授予黄哲伦与莫伊塞斯·考夫曼荣誉奖章 by David Hwang

剧作家黄哲伦与莫伊塞斯·考夫曼(Moisés Kaufman)将获颁国家艺术俱乐部「戏剧成就荣誉奖章」。所有活动及展览均在俱乐部位于格拉梅西公园南街15号的标志性场馆举行,除特别注明外均免费向公众开放。

戏剧成就荣誉奖章

授予黄哲伦与莫伊塞斯·考夫曼

11月10日晚6时

国家艺术俱乐部将为当代戏剧界两位备受赞誉的代表人物——黄哲伦与莫伊塞斯·考夫曼——颁发「戏剧成就荣誉奖章」。

黄哲伦作为荣获托尼奖与格莱美奖的剧作家,代表作包括《蝴蝶君》(M. Butterfly)、《黄面孔》(Yellow Face)及《中式英语》(Chinglish),曾三度获得奥比奖并三度入围普利策奖终选名单。考夫曼作为2015年国家艺术勋章得主及奥比奖、露西尔·洛特尔奖获奖者,其代表作《拉勒米计划》(The Laramie Project)与《严重不端:奥斯卡·王尔德的三次审判》(Gross Indecency: The Three Trials of Oscar Wilde)广受赞誉。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百老汇大世界》官网

哥伦比亚大学编剧领跑第47届湾区剧作家艺术节 by David Hwang

第47届湾区剧作家艺术节(Bay Area Playwright Festival)近日公布半决赛及决赛入围名单,五位哥伦比亚大学出身的编剧——包括校友与在校生——成功入选。这些作家及其作品包括:阿尔勒·米姆斯(Alle Mims '23)《一部关于美国黑人生活的苏联电影(A Soviet Film on Negro Life in America)》、埃玛·希拉格(Emma Schillage '23)《蟑螂(COCKROACHES)》、卡尼卡·阿什瓦里·瓦什(Kanika Asvari Vaish '22)《祈求神灵的八种方式(Eight Ways to Plead with a God)》、齐兹·马吉德(Zizi Majid '20)《牛奶(Milk)》以及佐伊·斯坦顿-萨维茨(Zoe Stanton-Savitz '25)《二次消逝(Twice Gone)》。另有一位校友格雷格·T·南尼(Greg T. Nanni '22)凭作品《自杀牛仔(Suicide Cowboys)》晋级决赛,并将角逐艺术节奖项。

第47届湾区剧作家艺术节(Bay Area Playwrights Festival)将于2026年秋季采用混合模式呈现,部分剧目设线下演出,其余支持点播观演。本届艺术节共收到601份申请,128部作品入选半决赛。经评审遴选,仅37部作品晋级决赛,其中四部将最终获奖并纳入艺术节演出剧目。

由戏剧导演罗伯特·伍德拉夫(Robert Woodruff)创立的湾区剧作家艺术节(BAPF)是美国历史最悠久且最具声望的新锐剧本孵化平台之一。该艺术节以推动拓展美国戏剧边界的新生力量闻名,迄今已助推近500部获奖作品。其知名校友包括安妮·贝克(Annie Baker)、保拉·沃格尔(Paula Vogel)、戏剧教授黄哲伦、拉吉夫·约瑟夫(Rajiv Joseph)与萨姆·谢泼德(Sam Shepard)。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哥大艺术学院官网

独家尊享体验——旧金山歌剧院《猴王悟空》特别场 by David Hwang

2025年11月20日,亚洲协会北加州分会诚邀您共赴旧金山歌剧院,欣赏源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歌剧《猴王悟空》。该剧融合创新木偶技艺、舞蹈、京剧元素与佛教经诵,生动演绎齐天大圣孙悟空为族群求取长生不老之法的传奇故事。这部由作曲家黄若与剧作家黄哲伦联袂创作的《猴王悟空》,是旧金山歌剧院倾力打造的世界首演剧目。

本次特别场次将包含演前贵宾酒会及主创对谈环节。与会嘉宾将深入探讨华裔表演艺术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并揭秘《猴王悟空》台前幕后的创作历程。专属活动结束后,您将在乐池区最佳座位欣赏当晚《猴王悟空》的完整演出。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亚洲协会官网

最终周——《人猿泰山》舞台音乐剧 by David Hwang

墨尔本的观众仅剩最后一周机会,亲身体验这部令人屏息的「视觉奇观」《人猿泰山》舞台音乐剧,演出将于9月14日周日正式落幕。

本次全新舞台制作正逢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26周年纪念——该片于1999年9月9日在澳大利亚首映。

《人猿泰山》舞台音乐剧以高空特技与冒险场面,将迪士尼史诗动画生动再现于舞台,更囊括奥斯卡奖得主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创作的经典原声:包括《你在我心里》(You’ll Be in My Heart)、《人之子》(Son of Man)、《两个世界》(Two Worlds)及电影全部金曲。

本剧由荣获绿屋奖(Green Room Award)的詹姆斯·特里剧团(James Terry Collective)制作,自上演以来好评如潮,更以打破该剧团2017年成立以来的票房与观演人数纪录,成为其迄今最成功的作品。

「这部作品对我而言,是对‘选择成为家人’的礼赞,更是通过戏剧与他人共鸣的喜悦。」——制作人詹姆斯·特里(James Terry)如是说。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Lilithia官网

今秋巨献:《猴王悟空》 by David Hwang

作曲黄若与编剧黄哲伦联袂打造

继合作完成《一个美国士兵》(An American Soldier)与《蝴蝶君》(M. Butterfly)后,作曲家黄若与其长期搭档、剧作家黄哲伦再度携手,为旧金山歌剧院带来一部重磅首演作品。本次创作以16世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蓝本,音乐创作亦融合东西方传统元素。

该剧由关琦安(Carolyn Kuan)执棒指挥,黛安·保罗斯(Diane Paulus)执导,木偶设计由巴兹尔·特威斯特(Basil Twist)操刀,男主角“美猴王”由男高音王亢(Kang Wang)饰演。

演出时间:11月14日至30日

地点: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War Memorial Opera House, San Francisco)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纽约时报》官网

直播预告——旧金山歌剧院:猴王悟空 by David Hwang

本期特别节目将呈现一场独特的艺术对谈:中国出生作曲家黄若与迈入第十年任期的旧金山歌剧院总经理马修·希尔瓦克(Matthew Shilvock)展开跨文化艺术对话。

由黄若与美籍剧作家黄哲伦联袂创作、关琦安(Carolyn Kuan)指挥的歌剧《猴王悟空》(The Monkey King),既是充满动作场面的英雄史诗,又蕴含宁静与沉思时刻。该剧聚焦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神话英雄——石猴降世成为众猴之王,为求长生不老勇闯龙宫天庭挑战诸神。旧金山歌剧院制作的世界首演版本采用中英双语演唱,融合歌剧、舞蹈与木偶艺术三大表演形式。

《猴王悟空》的跨界制作打破传统歌剧范式!该题材亦衍生出2024年爆款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

音乐剧观众对百老汇获奖作品《蝴蝶君》(M. Butterfly)的核心主创团队并不陌生——本次同样由黄若、美籍剧作家黄哲伦与指挥家关琦安倾力打造。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Commonwealth Club World Affairs官网

“猴王悟空” by David Hwang

黄哲伦与黄若 (摄影:Matthew Murphy)

尽管旧金山歌剧院今年9月重演现代经典《死囚漫步》(Dead Man Walking)(该剧25年前于此地首演)时势必座无虚席,但这部世界首演的新作却自带狂热期待。黄若与黄哲伦联袂创作的这部作品,以16世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为蓝本,通过绚丽的服装设计、精心编排的舞蹈、佛教经咒与尖端木偶技术得以升华。


2025年11月14日至30日
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War Memorial Opera House, San Francisco)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KQED网站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UPI年鉴 by David Hwang

UPI年鉴 -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今天是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是今年的第223天,距离年末还有142天。

当前月相为渐亏月。晨间可见木星、海王星、土星、天王星和金星。晚间可见火星、水星、海王星和土星。

今天出生的名人(狮子座)包括:
1943年出生的音乐人吉姆·凯尔(Jim Kale,Guess Who乐队成员),现年82岁;
1949年出生的音乐人埃里克·卡门(Eric Carmen,Raspberries乐队);
1950年出生的企业家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现年75岁;
1954年出生的音乐人乔·杰克逊(Joe Jackson),现年71岁;
1957年出生的剧作家黄哲伦,现年68岁。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UPI官网

韩裔演员金大贤(Daniel Dae Kim)谈新剧《蝴蝶》与亚裔身份认同 by David Hwang

这位韩裔美籍演员近日接受采访,谈及在新作中展现故土韩国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为何始终将讲述亚裔美国人故事置于创作首位。

金大贤的人生轨迹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这位出生于韩国釜山、成长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演员,当年选择艺术道路时曾遭到父母反对。他的双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自然希望儿子能延续学术传统。

当被问及对娱乐产业的整体看法,以及是否希望自己两个二十多岁的儿子继承衣钵时,金大贤坦言想起了这段往事。

去年秋天,金大贤在根据剧作家黄哲伦生平改编的百老汇话剧《黄面孔》(Yellow Face)中担纲主演,获得评论界高度赞誉。目前他正参与亚马逊Prime新剧《蝴蝶》(Butterfly)的拍摄,该剧预计将于明年春季上线。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SCMN官网

金大贤(Daniel Dae Kim)终获业界认可:首位入围托尼奖话剧最佳男主角的亚裔,为何意义非凡? by David Hwang

金大贤在黄哲伦创作的百老汇话剧《黄面孔》中。图片提供:纽约时报

2025年托尼奖虽已尘埃落定,但金大贤(Daniel Dae Kim)创造的历史性提名仍在亚裔社区持续发酵。这位韩裔演员凭借话剧《黄面孔》(Yellow Face)的男主角提名,成为托尼奖78年历史上首位入围话剧类最佳男主角的亚太裔演员——这个姗姗来迟的里程碑,直到2025年才终于实现。

在剧作家黄哲伦创作的这部半自传体讽刺作品中,金大贤饰演以作者为原型的虚构角色,以荒诞笔法解构美国戏剧界关于种族、身份与话语权的复杂命题。该剧尖锐的自我剖析风格与金大贤细腻的表演特质相得益彰。

尽管观众更熟悉他在《迷失》(Lost)《夏威夷特勤组》(Hawaii Five-0)等热播剧中的形象,这位59岁演员的职业生涯早已跨越多重领域:从《寻龙传说》(Raya and the Last Dragon)配音到《地狱男爵》(Hellboy)(2019)的反派演绎,再到《良医》(The Good Doctor)的制片工作。此次托尼奖的肯定,不仅巩固其荧屏偶像地位,更确立了他在戏剧界的重量级身份。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radii官网

为何弗朗西斯·朱身着阿尔文·英1976年《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首演礼服领奖 by David Hwang

这位新晋托尼奖得主以这种方式致敬艺术前辈,并彰显支持多元叙事与叙事者的重要性

当弗朗西斯·朱(Francis Jue)凭借《黄面孔》(黄哲伦作品)斩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时,媒体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与掌声。

这位深受戏剧界爱戴的艺术家,此次是首度提名即获奖。正如他在领奖台上所述,身着的礼服正是二十年前已故传奇艺术家阿尔文·英(Alvin Ing)赠予他的珍藏——这套燕尾服是英为1976年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与约翰·韦德曼(John Weidman)音乐剧《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首演夜特别定制。当年英将礼服赠予他时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他在领取托尼奖时穿着它登台。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Playbill官网

2025托尼奖红毯最佳九大造型 by David Hwang

凭借《黄面孔》入围最佳复排话剧奖的剧作家黄哲伦,在颁奖礼前以一身随性而不失精致的装扮亮相——微褶燕尾服外套以看似不经意的优雅姿态搭配合身九分裤,搭配解构式领结。而那枚蝴蝶胸针,恰如俗语所言,堪称点睛之笔。

舞台明星们身着最具戏剧张力的华服亮相——蓬裙与蓬发齐飞,惊艳全场。

在曼哈顿中城飘落的细雨也未能减损无线电城音乐厅托尼之夜的璀璨星光。6月8日的红毯秀——这场颁奖礼前的时装大秀(而颁奖礼本身又是关于舞台剧的盛宴)——见证了无数华丽造型的诞生:皎洁如月的曳地礼服与缤纷跳脱的创意西装争奇斗艳,夸张的莫西干发型、缀满水晶的零食手包、向百老汇传奇致敬的复古装扮纷纷亮相,更有宛如羽绒被般蓬松的惊艳大衣惊艳全场。以下是当晚最令人难忘的九大造型。

弗朗西斯·朱凭借《黄面孔》斩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奖 by David Hwang

弗朗西斯·朱(Francis Jue)凭借《黄面孔》荣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奖。他在该剧中饰演的角色战胜了其他提名者:格伦·戴维斯(Glenn Davis)(《目标(Purpose)》)、加布里埃尔·埃伯特(Gabriel Ebert)(《约翰·普罗克特是反派(John Proctor is the Villain)》)、鲍勃·奥登科克(Bob Odenkirk)(《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和康拉德·里卡莫拉(Conrad Ricamora)(《哦,玛丽!(Oh, Mary!)》)。

这位亚裔演员早在2007年就因《黄面孔(Yellow Face)》在外百老汇公共剧院(The Public Theatre)的首演获得露西尔·洛特尔奖(Lucille Lortel Award)和奥比奖(Obie Award)。他此前曾出演百老汇作品《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摩登蜜莉(Thoroughly Modern Millie)》和《蝴蝶君》。

《黄面孔》讲述了由金大贤饰演的亚裔剧作家抗议《西贡小姐(Miss Saigon)》亚裔角色选角,却在自己作品中误选白人演员担任亚裔主角,进而引发对种族问题深刻反思的故事。该剧由托尼奖得主黄哲伦创作,共获得包括最佳复排话剧在内的三项托尼奖提名。

该剧于2024年10月1日至11月24日在托德·海姆斯剧院(Todd Haimes Theatre)上演,演出期间被PBS"伟大表演(Great Performances)"系列全程录制。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Theatrely官网

CAA群星闪耀托尼奖周末盛宴 by David Hwang

凯文·林(Kevin Lin)、黄哲伦、金大贤与莉·西尔弗曼(Leigh Silverman)合影。(珍妮·安德森/盖蒂图片社)

在第78届托尼奖颁奖典礼前两天,创新精英文化经纪公司(CAA)包下西切尔西热门场所Crane Club,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纽约庆典。其旗下艺人共获得42项托尼奖提名——涵盖演员、导演、设计师和编剧等各个领域——庆祝的理由可谓不胜枚举。

但这场晚宴远不止于百老汇。CAA来自娱乐界各领域的客户与公司纽约团队齐聚一堂,包括戏剧部门主管乔·马乔塔(Joe Machota),整晚既像行业聚会,又似狂欢派对。

宾客们先在休息区享用迎宾鸡尾酒,随后移步主宴会厅。DJ黛西·奥德尔(Daisy O'Dell)营造着现场氛围,侍应生们穿梭其间,奉上迷你汉堡、烤肉串、柑橘沙拉和意式面疙瘩。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周旋于宾客之间;丹雅·泰莫(Danya Taymor)拉着《约翰·普罗克特是反派》(John Proctor Is the Villain)的合作者金伯利·贝尔弗劳尔(Kimothy Belflower)步入舞池;而乔·哈姆(Jon Hamm)、埃戈·诺丁姆(Ego Nwodim)、阿德里安·沃伦(Adrienne Warren)、普拉巴·古隆(Prabal Gurung)和杰里米·O·哈里斯(Jeremy O.Harris)等熟悉的面孔也陆续到场。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Vogue官网

弗朗西斯·朱凭《黄面孔》获托尼奖:期待为亚裔演员"打破天花板" (Copy) by David Hwang

弗朗西斯·朱(图片提供:Heather Gershonowitz)

在凭借黄哲伦剧作《黄面孔》中精湛表演获得"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后,弗朗西斯·朱在《Playbill》独家专访中表示,在这个亚裔代表作品蓬勃发展的百老汇演出季,此次获奖或许意味着"我们又在玻璃天花板上撞出了一道新裂缝"。

弗朗西斯获奖的角色演绎了剧中虚构化的剧作家分身——这个角色虽带头抗议《西贡小姐》的"黄脸戏"选角,却在自己作品中误选白人演员担任亚裔主角。"亚裔演员都清楚,我们很少受邀走上红毯,更不常登台领奖。"弗朗西斯激动地说,"能在百老汇演绎这个亚裔美国故事——黄哲伦父亲的真实经历——已是莫大荣幸,我从未期待能获奖...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完整访谈请观看下方视频。目前《黄面孔》可在PBS官网在线观看。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Playbill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