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旧金山歌剧院:猴王悟空 by David Hwang

本期特别节目将呈现一场独特的艺术对谈:中国出生作曲家黄若与迈入第十年任期的旧金山歌剧院总经理马修·希尔瓦克(Matthew Shilvock)展开跨文化艺术对话。

由黄若与美籍剧作家黄哲伦联袂创作、关琦安(Carolyn Kuan)指挥的歌剧《猴王悟空》(The Monkey King),既是充满动作场面的英雄史诗,又蕴含宁静与沉思时刻。该剧聚焦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神话英雄——石猴降世成为众猴之王,为求长生不老勇闯龙宫天庭挑战诸神。旧金山歌剧院制作的世界首演版本采用中英双语演唱,融合歌剧、舞蹈与木偶艺术三大表演形式。

《猴王悟空》的跨界制作打破传统歌剧范式!该题材亦衍生出2024年爆款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

音乐剧观众对百老汇获奖作品《蝴蝶君》(M. Butterfly)的核心主创团队并不陌生——本次同样由黄若、美籍剧作家黄哲伦与指挥家关琦安倾力打造。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Commonwealth Club World Affairs官网

“猴王悟空” by David Hwang

黄哲伦与黄若 (摄影:Matthew Murphy)

尽管旧金山歌剧院今年9月重演现代经典《死囚漫步》(Dead Man Walking)(该剧25年前于此地首演)时势必座无虚席,但这部世界首演的新作却自带狂热期待。黄若与黄哲伦联袂创作的这部作品,以16世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为蓝本,通过绚丽的服装设计、精心编排的舞蹈、佛教经咒与尖端木偶技术得以升华。


2025年11月14日至30日
旧金山战争纪念歌剧院(War Memorial Opera House, San Francisco)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KQED网站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UPI年鉴 by David Hwang

UPI年鉴 -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今天是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是今年的第223天,距离年末还有142天。

当前月相为渐亏月。晨间可见木星、海王星、土星、天王星和金星。晚间可见火星、水星、海王星和土星。

今天出生的名人(狮子座)包括:
1943年出生的音乐人吉姆·凯尔(Jim Kale,Guess Who乐队成员),现年82岁;
1949年出生的音乐人埃里克·卡门(Eric Carmen,Raspberries乐队);
1950年出生的企业家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现年75岁;
1954年出生的音乐人乔·杰克逊(Joe Jackson),现年71岁;
1957年出生的剧作家黄哲伦,现年68岁。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UPI官网

韩裔演员金大贤(Daniel Dae Kim)谈新剧《蝴蝶》与亚裔身份认同 by David Hwang

这位韩裔美籍演员近日接受采访,谈及在新作中展现故土韩国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为何始终将讲述亚裔美国人故事置于创作首位。

金大贤的人生轨迹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这位出生于韩国釜山、成长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演员,当年选择艺术道路时曾遭到父母反对。他的双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自然希望儿子能延续学术传统。

当被问及对娱乐产业的整体看法,以及是否希望自己两个二十多岁的儿子继承衣钵时,金大贤坦言想起了这段往事。

去年秋天,金大贤在根据剧作家黄哲伦生平改编的百老汇话剧《黄面孔》(Yellow Face)中担纲主演,获得评论界高度赞誉。目前他正参与亚马逊Prime新剧《蝴蝶》(Butterfly)的拍摄,该剧预计将于明年春季上线。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SCMN官网

金大贤(Daniel Dae Kim)终获业界认可:首位入围托尼奖话剧最佳男主角的亚裔,为何意义非凡? by David Hwang

金大贤在黄哲伦创作的百老汇话剧《黄面孔》中。图片提供:纽约时报

2025年托尼奖虽已尘埃落定,但金大贤(Daniel Dae Kim)创造的历史性提名仍在亚裔社区持续发酵。这位韩裔演员凭借话剧《黄面孔》(Yellow Face)的男主角提名,成为托尼奖78年历史上首位入围话剧类最佳男主角的亚太裔演员——这个姗姗来迟的里程碑,直到2025年才终于实现。

在剧作家黄哲伦创作的这部半自传体讽刺作品中,金大贤饰演以作者为原型的虚构角色,以荒诞笔法解构美国戏剧界关于种族、身份与话语权的复杂命题。该剧尖锐的自我剖析风格与金大贤细腻的表演特质相得益彰。

尽管观众更熟悉他在《迷失》(Lost)《夏威夷特勤组》(Hawaii Five-0)等热播剧中的形象,这位59岁演员的职业生涯早已跨越多重领域:从《寻龙传说》(Raya and the Last Dragon)配音到《地狱男爵》(Hellboy)(2019)的反派演绎,再到《良医》(The Good Doctor)的制片工作。此次托尼奖的肯定,不仅巩固其荧屏偶像地位,更确立了他在戏剧界的重量级身份。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radii官网

为何弗朗西斯·朱身着阿尔文·英1976年《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首演礼服领奖 by David Hwang

这位新晋托尼奖得主以这种方式致敬艺术前辈,并彰显支持多元叙事与叙事者的重要性

当弗朗西斯·朱(Francis Jue)凭借《黄面孔》(黄哲伦作品)斩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时,媒体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与掌声。

这位深受戏剧界爱戴的艺术家,此次是首度提名即获奖。正如他在领奖台上所述,身着的礼服正是二十年前已故传奇艺术家阿尔文·英(Alvin Ing)赠予他的珍藏——这套燕尾服是英为1976年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与约翰·韦德曼(John Weidman)音乐剧《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首演夜特别定制。当年英将礼服赠予他时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他在领取托尼奖时穿着它登台。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Playbill官网

2025托尼奖红毯最佳九大造型 by David Hwang

凭借《黄面孔》入围最佳复排话剧奖的剧作家黄哲伦,在颁奖礼前以一身随性而不失精致的装扮亮相——微褶燕尾服外套以看似不经意的优雅姿态搭配合身九分裤,搭配解构式领结。而那枚蝴蝶胸针,恰如俗语所言,堪称点睛之笔。

舞台明星们身着最具戏剧张力的华服亮相——蓬裙与蓬发齐飞,惊艳全场。

在曼哈顿中城飘落的细雨也未能减损无线电城音乐厅托尼之夜的璀璨星光。6月8日的红毯秀——这场颁奖礼前的时装大秀(而颁奖礼本身又是关于舞台剧的盛宴)——见证了无数华丽造型的诞生:皎洁如月的曳地礼服与缤纷跳脱的创意西装争奇斗艳,夸张的莫西干发型、缀满水晶的零食手包、向百老汇传奇致敬的复古装扮纷纷亮相,更有宛如羽绒被般蓬松的惊艳大衣惊艳全场。以下是当晚最令人难忘的九大造型。

弗朗西斯·朱凭借《黄面孔》斩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奖 by David Hwang

弗朗西斯·朱(Francis Jue)凭借《黄面孔》荣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奖。他在该剧中饰演的角色战胜了其他提名者:格伦·戴维斯(Glenn Davis)(《目标(Purpose)》)、加布里埃尔·埃伯特(Gabriel Ebert)(《约翰·普罗克特是反派(John Proctor is the Villain)》)、鲍勃·奥登科克(Bob Odenkirk)(《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和康拉德·里卡莫拉(Conrad Ricamora)(《哦,玛丽!(Oh, Mary!)》)。

这位亚裔演员早在2007年就因《黄面孔(Yellow Face)》在外百老汇公共剧院(The Public Theatre)的首演获得露西尔·洛特尔奖(Lucille Lortel Award)和奥比奖(Obie Award)。他此前曾出演百老汇作品《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摩登蜜莉(Thoroughly Modern Millie)》和《蝴蝶君》。

《黄面孔》讲述了由金大贤饰演的亚裔剧作家抗议《西贡小姐(Miss Saigon)》亚裔角色选角,却在自己作品中误选白人演员担任亚裔主角,进而引发对种族问题深刻反思的故事。该剧由托尼奖得主黄哲伦创作,共获得包括最佳复排话剧在内的三项托尼奖提名。

该剧于2024年10月1日至11月24日在托德·海姆斯剧院(Todd Haimes Theatre)上演,演出期间被PBS"伟大表演(Great Performances)"系列全程录制。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Theatrely官网

CAA群星闪耀托尼奖周末盛宴 by David Hwang

凯文·林(Kevin Lin)、黄哲伦、金大贤与莉·西尔弗曼(Leigh Silverman)合影。(珍妮·安德森/盖蒂图片社)

在第78届托尼奖颁奖典礼前两天,创新精英文化经纪公司(CAA)包下西切尔西热门场所Crane Club,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纽约庆典。其旗下艺人共获得42项托尼奖提名——涵盖演员、导演、设计师和编剧等各个领域——庆祝的理由可谓不胜枚举。

但这场晚宴远不止于百老汇。CAA来自娱乐界各领域的客户与公司纽约团队齐聚一堂,包括戏剧部门主管乔·马乔塔(Joe Machota),整晚既像行业聚会,又似狂欢派对。

宾客们先在休息区享用迎宾鸡尾酒,随后移步主宴会厅。DJ黛西·奥德尔(Daisy O'Dell)营造着现场氛围,侍应生们穿梭其间,奉上迷你汉堡、烤肉串、柑橘沙拉和意式面疙瘩。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周旋于宾客之间;丹雅·泰莫(Danya Taymor)拉着《约翰·普罗克特是反派》(John Proctor Is the Villain)的合作者金伯利·贝尔弗劳尔(Kimothy Belflower)步入舞池;而乔·哈姆(Jon Hamm)、埃戈·诺丁姆(Ego Nwodim)、阿德里安·沃伦(Adrienne Warren)、普拉巴·古隆(Prabal Gurung)和杰里米·O·哈里斯(Jeremy O.Harris)等熟悉的面孔也陆续到场。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Vogue官网

弗朗西斯·朱凭《黄面孔》获托尼奖:期待为亚裔演员"打破天花板" (Copy) by David Hwang

弗朗西斯·朱(图片提供:Heather Gershonowitz)

在凭借黄哲伦剧作《黄面孔》中精湛表演获得"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后,弗朗西斯·朱在《Playbill》独家专访中表示,在这个亚裔代表作品蓬勃发展的百老汇演出季,此次获奖或许意味着"我们又在玻璃天花板上撞出了一道新裂缝"。

弗朗西斯获奖的角色演绎了剧中虚构化的剧作家分身——这个角色虽带头抗议《西贡小姐》的"黄脸戏"选角,却在自己作品中误选白人演员担任亚裔主角。"亚裔演员都清楚,我们很少受邀走上红毯,更不常登台领奖。"弗朗西斯激动地说,"能在百老汇演绎这个亚裔美国故事——黄哲伦父亲的真实经历——已是莫大荣幸,我从未期待能获奖...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完整访谈请观看下方视频。目前《黄面孔》可在PBS官网在线观看。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Playbill官网

第78届托尼奖颁奖典礼在纽约举行 by David Hwang

2025年6月8日星期日,导演莉·西尔弗曼(Leigh Silverman)与剧作家黄哲伦共同亮相在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Radio City Music Hall)举行的第78届托尼奖红毯仪式。(安吉丽娜·卡察尼斯Angelina Katsanis/UPI图片社)

弗朗西斯·朱凭《黄面孔》荣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 by David Hwang

在6月8日于无线电城音乐厅举行的第78届托尼奖颁奖典礼上,弗朗西斯·朱(Francis Jue)凭借在话剧《黄面孔》中的精彩表演,荣获2025年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配角"奖项。

弗朗西斯在黄哲伦剧作《黄面孔》中成功塑造了HYH等多个角色,该剧深刻探讨了身份认同、种族与代表性等议题。早在2007年外百老汇首演时,他就曾饰演这一角色,此次重返百老汇舞台更获得评论界一致盛赞。

在获奖感言中,弗朗西斯特别提到他身着已故亚裔演员阿尔文·英1976年参演《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首演时的礼服:"他生前就希望我能穿着这件礼服领取托尼奖。我能站在这里,完全得益于几代杰出亚裔艺术家的激励与启迪——他们从未获得像我这样的机会。"在《黄面孔》中,弗朗西斯饰演的角色正是因为种族身份而遭受美国政府针对的目标。他以这番感言作结:"致所有感到被忽视的人们,致所有在威权时代遭受针对的人们,我看见你们...希望这能鼓舞你们勇敢追梦。"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Playbill官网

来自我们Roundabout剧院朋友的专访:《黄面孔》剧作家黄哲伦访谈录 by David Hwang

本访谈收录于Roundabout剧院《Upstage观剧指南》系列,该指南为观众提供包括:艺术家深度访谈;剧作家生平介绍;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与艺术背景解析;专题讨论话题等丰富的幕后制作内容。

教学艺术家莱娅·雷迪(Leah Reddy)与剧作家黄哲伦畅谈《黄面孔》创作历程

莱娅·雷迪:能分享您的戏剧启蒙故事吗?

黄哲伦:我真正开始写剧本并投身戏剧,其实是在大学时期。此前我是个小提琴手,常为高中音乐剧担任乐队伴奏,那时就对戏剧充满好奇。

若追溯更早,洛杉矶有个叫"东西方演员剧团"(East West Players)的机构——如今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亚裔剧团。1965年他们创立时排演过一部轻歌剧,我母亲担任钢琴伴奏。当时我八岁,可以选择去姑姑家或待在排练场,我选择了后者。说实话具体细节已记不清,但回想起来,年幼时就看到与自己长相相似的人担任演员、导演和艺术管理职位,这个经历或许为后来大学时期尝试剧本创作埋下了种子。

莱娅:您多部作品都融入了亚洲戏剧的意象与风格。这种影响如何塑造您的编剧理念?在《黄面孔》中是否也有体现?

黄哲伦:我在纽约首演的处女作《新移民》(FOB)写于大学时代,先在宿舍排演,14个月后登陆公共剧院(Public Theater)。这部讲述南加州华裔成长故事的喜剧,嵌套在中美神话传说的框架里——这个手法借鉴自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刚出版的《女勇士》。

到公共剧院排演时,我们开始融入中国戏曲元素来呈现神话段落。当时我对京剧一无所知,幸好导演Mako启用了尊龙(John Lone)——他后来主演了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尊龙有粤剧功底,我从他那里获益良多。

我的第二部作品《铁路之舞》同样在公共剧院上演,专为尊龙和另一位舞者演员马泰(Tzi Ma,如今影视剧里的"亚裔父亲专业户")创作,也尝试融合戏曲形式。这种探索延续到《蝴蝶君》等后期作品。

至于《黄面孔》,我刻意规避这些手法。过去运用亚洲舞台技艺可能带着异域色彩,这次我想尝试完全脱离这些技巧。当然有人会说,《黄面孔》里元戏剧(meta-theatrical)的架构本身,与亚洲戏剧形式——以及受其影响的布莱希特——存在着精神共鸣。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PBS官网

2025年托尼奖提名名单 by David Hwang

话剧类最佳男主角(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in a Play)

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晚安,好运》(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科尔·埃斯科拉(Cole Escola)——《哦,玛丽!》(Oh, Mary!)

乔恩·迈克尔·希尔(Jon Michael Hill)——《目标》(Purpose)

金大贤(Daniel Dae Kim)——《黄面孔》(Yellow Face)

哈里·伦尼克斯(Harry Lennix)——《目标》(Purpose)

路易斯·麦卡特尼(Louis McCartney)——《怪奇物语:第一道阴影》(Stranger Things: The First Shadow)

最佳复排话剧(Best Revival of a Play)

《尤里卡日》(Eureka Day)——编剧:乔纳森·斯佩克特(Jonathan Spector)

《罗密欧+朱丽叶》(Romeo + Juliet)

桑顿·怀尔德《我们的小镇》(Thornton Wilder's Our Town)

《黄面孔》(Yellow Face)——编剧:黄哲伦

话剧类最佳男配角(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Featured Role in a Play)

格伦·戴维斯(Glenn Davis)——《目标》(Purpose)

加布里埃尔·埃伯特(Gabriel Ebert)——《约翰·普罗克特是反派》(John Proctor Is The Villain)

弗朗西斯·朱(Francis Jue)——《黄面孔》(Yellow Face)

鲍勃·奥登科克(Bob Odenkirk)——《拜金一族》(Glengarry Glen Ross)

康拉德·里卡莫拉(Conrad Ricamora)——《哦,玛丽!》(Oh, Mary!)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Daily Mail官网

托尼奖特评:活动家何塞·安东尼奥·瓦尔加斯(Jose Antonio Vargas)谈提名剧目《黄面孔》的当代意义 by David Hwang

百老汇话剧《黄面孔》剧照:金大贤与瑞恩·艾戈尔德(Ryan Eggold)

这位普利策奖得主记者指出,黄哲伦的剧作迫使人们思考"谁属于美国,谁有权定义何为美国人——或足够美国人"

在一段近期疯传的视频中,一名初中霸凌者叫嚣着:"那个小'ching chong'躲哪儿去了?"


被欺凌的对象是一名五岁的中国移民后代。画面中,这个试图躲藏、不断求救的孩子令人揪心。

当然,孩子们总会说些难听话,模仿着不知从哪学来的词汇。但这次不同。看着视频,我不断想到:对这个霸凌者而言,孩子不过是个"黄面孔"的符号。

在好莱坞语境里,"黄面孔"之于亚裔(特别是东亚裔),犹如"黑脸妆"之于非裔:都是充满冒犯性的表演模仿。从威尔士白人演员乔纳森·普赖斯(Jonathan Pryce)在音乐剧《西贡小姐》中靠特效妆扮演欧亚混血角色,到英国女演员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在漫威电影《奇异博士》里饰演漫画原著中的亚洲男性角色"古一",不同程度的案例比比皆是。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The Hollywood Reporter》官网

黄哲伦将获剧作家基金会2025年度影响力大奖 by David Hwang

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剧作家基金会将在旧金山Verdi俱乐部举行的"星座"47周年庆慈善晚宴上颁发该奖项。

作为西海岸最具影响力的新锐戏剧孵化平台,剧作家基金会将授予托尼奖及普利策奖得主、著名剧作家黄哲伦(代表作《黄面孔》《蝴蝶君》)2025年度影响力大奖,以表彰其卓越的戏剧成就以及对当代及新生代剧作家的深远影响。

基金会2025年度新锐剧作家奖将授予丹·沃尔夫(Dan Wolf),这位基金会驻场剧作家项目的新晋成员,是一位通过与国际青年艺术家合作开展历史记忆项目而改变戏剧未来的跨领域戏剧创作者。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在旧金山Verdi俱乐部举行,作为剧作家基金会"星座"47周年庆慈善晚宴的重要环节,两位获奖者都将进行精彩的主题演讲。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百老汇大世界》官网

《人猿泰山》音乐剧即将独家登陆墨尔本 by David Hwang

《人猿泰山》音乐剧将迪士尼这部史诗级动画搬上舞台,以惊险刺激的高空特技编舞搭配菲尔·柯林斯创作的经典音乐——包括奥斯卡获奖金曲《你在我心里》(You'll Be in My Heart)、《人之子》(Son of Man)、《两个世界》(Two Worlds)等电影原声经典——打造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剧中,泰山在动物王国与人类世界的夹缝中挣扎,寻找真正的归属。由托尼奖得主剧作家黄哲伦执笔剧本,《人猿泰山》本质上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爱与人类共通情感联结的动人故事。

格林姆奖获奖制作团队James Terry Collective近日宣布,将推出全新澳大利亚版《人猿泰山》音乐剧,该制作将在圣基尔达国家剧院(The National Theatre, St Kilda)独家为墨尔本观众呈现。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Aussietheatre.com网站

迪士尼音乐剧《人猿泰山》八月登陆墨尔本 by David Hwang

《人猿泰山》登录墨尔本

迪士尼动画经典即将以全新舞台音乐剧形式在澳大利亚国家剧院震撼上演

格林姆奖获奖制作团队James Terry Collective近日宣布,将推出澳大利亚独家制作的《人猿泰山》舞台音乐剧,今夏仅限墨尔本观众观赏。这部音乐剧由奥斯卡得主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创作全部音乐,包含金曲《你在我心里》(You'll Be in My Heart)、《人之子》(Son of Man)、《两个世界》(Two Worlds)等动画经典曲目。

本次制作将通过高空特技编舞和惊险刺激的冒险元素,将迪士尼这部史诗故事生动呈现于舞台。剧情讲述在动物王国与人类世界间挣扎的泰山,寻找真正归属的动人旅程。

《人猿泰山》舞台音乐剧 演出信息
• 时间:2025年8月
• 地点:圣基尔达国家剧院(The National Theatre, St Kilda)
• 制作:James Terry Collective
• 音乐:菲尔·柯林斯
• 剧本:托尼奖得主剧作家黄哲伦
• 预售:6月10日优先面向候补名单会员开放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Beat.com网站

剧讯速递:青春剧《永远》热播;托尼奖提名作品《黄面孔》;罗恩·切尔诺(Ron Chernow)谈马克·吐温;布朗克斯艺术博物馆动态 by David Hwang

剧作家黄哲伦的作品《黄面孔》(Yellowface)近日斩获托尼奖最佳复排话剧提名,主演金大贤(Daniel Dae Kim)也凭借该剧入围话剧类最佳男主角。该剧讲述一位剧作家在新作中阴差阳错选用了白人演员饰演亚裔角色的故事。黄哲伦与金大贤在采访中深入探讨了这部作品。目前《黄面孔》的演出录像已作为PBS"伟大演出"系列的一部分上线流媒体平台。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WNYC》官网

托尼奖提名作品《或许快乐结局》与《黄面孔》力挺亚裔艺术家闪耀百老汇 by David Hwang

这两部分别入围"最佳音乐剧"与"最佳复排话剧"的作品,以台前幕后的亚裔创作力量,共同叩击亚裔戏剧的过去与未来。

在托尼奖78年历史上,金大贤(Daniel Dae Kim)凭借2024年秋季复排版《黄面孔》中"DHH"一角,成为首位获得话剧类最佳男主角提名的亚裔演员。若他最终摘奖,将成为托尼奖历史上第19位亚裔获奖者。

正如黄哲伦在其作品中所言——除了2007年外百老汇首演的《黄面孔》,他更以普利策获奖作品《蝴蝶君》闻名——历史从未真正远去。在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拨款削减、各行业多元计划缩水的背景下,黄哲伦笔下的戏剧生态演变既彰显包容性进步,又暗藏危机。

阅读更多详情请前往《纽约戏剧指南》官网